杜文达 摄影
北京
图书在版编目(CIP)数据
钓鱼宝典/王少臣,王萌,刘红伟编著;杜文达摄.--北京:人民邮电出版社,2015.5
ISBN 978-7-115-38627-4
Ⅰ.①钓… Ⅱ.①王…②王…③刘…④杜… Ⅲ.①钓鱼(文娱活动)—基本知识 Ⅳ.①G897
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(2015)第043747号
内容提要
本书从钓鱼的基础知识开始讲起,钓鱼装备篇介绍了鱼竿、鱼线、鱼钩、铅坠等常用钓具,钓鱼技术篇介绍了打窝子、甩竿、投竿、提竿、溜鱼等基本技法以及不同季节和地点的钓鱼技巧,淡水鱼和海水鱼钓法篇从生活习性、分布、饵料、钓具、钓法等多个角度例举了11种常见淡水鱼和9种常见海水鱼的钓法,帮助读者正确地运用钓鱼技术,提升鱼类咬钩的机率。
本书通过钓鱼冠军的分步骤演示照片以及水文、鱼种等彩色插图,详尽地展示了钓鱼基本技巧、工具使用方法等,方便读者直观理解知识点。
◆编著 王少臣 王萌 刘红伟
摄影 杜文达
责任编辑 李璇
责任印制 周昇亮
◆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
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@ptpress.com.cn
网址 http://www.ptpress.com.cn
北京市雅迪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刷
◆开本:700×1000 1/16
印张:13 2015年5月第1版
字数:533千字 2015年5月北京第1次印刷
定价:49.80元
读者服务热线:(010)81055296 印装质量热线:(010)81055316
反盗版热线:(010)81055315
广告经营许可证:京崇工商广字第0021号
教练介绍
王少臣,钓龄26年。曾在众多垂钓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。
台钓比赛:
2004年韩燕杯垂钓比赛亚军(区县级比赛)
2008年SHIMANO 年年有余杯钓鱼比赛亚军(市级比赛)
2010年北京市钓手排名赛总决赛冠军
2010年9月开始学习路亚
路亚比赛:
2012年首届北京路亚年度挑战赛第七名
2014年WOO城市路亚推广赛——北京、天津站冠军
钓鱼基础知识对于初学者而言十分重要。本章对于钓鱼的益处、适合的人群、安全需知、天气的选择、水情的分析、钓点的选择等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说明,希望对于初学者能有一定的帮助。
钓鱼是有益健康、修养身心和陶冶情操的娱乐活动。钓鱼的同时也使心灵得到净化。一竿一丝一垂纶,青山绿水百鸟鸣。选一处幽静之地,或独自或好友同行,无论是否钓得到鱼,都会很开心,都会增进友谊。
钓鱼的渔场水面开阔,氧气充足,可以缓解情绪,适于放松工作压力,同时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耐心。最令人激动的是鱼儿上钩时的兴奋,这可以使自己有一个好心情。当然钓到鱼以后还可以享受新鲜的美味。
(1)喜爱户外运动的人;(2)有闲散时间的人;(3)亲近自然的人;(4)有业余时间休闲的人;(5)习惯沉思的人;(6)比较年轻的人;(7)退休之后的老年人;(8)身边有钓鱼朋友的人;(9)容易失眠的人;(10)具有经济实力的人;(11)生活周边有水域可提供施钓地方多的人;(12)商业钓鱼的人;(13)领导者;(14)有免费钓鱼资源的人;(15)爱钓鱼的人。
同样也有一些不适合钓鱼的人群,例如患有一些伤病的人群,就不适合钓鱼。(1)患有腰部伤病的人久坐钓鱼,对于腰部有损;(2)肾不好的人不适合钓鱼,容易过度劳累;(3)患有腱鞘炎的人不适合钓鱼,垂钓者在鱼咬钩时用力拽竿会损伤肩部;(4)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适合钓鱼,钓鱼的过程中突发情况较多,容易出现意外;(5)脾气急躁,性格喜动的人不适合钓鱼。没有耐心、容易愤怒。
钓鱼的收获,不仅与个人的技术有关外,也和天气的变化、饵料的调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。有些钓者总是收获不多,可能问题就出在没有把握好季节、气温、风、气压和雨等天气条件对垂钓的影响。
(1)气温对于垂钓的影响。冬季过后,大地回暖,春季来临。水温会回升到8℃以上,此时鱼儿的活动会随着水温的变暖而活跃起来。鲤鱼和鲫鱼等将陆续进入产卵期,因此需要大量的食物来满足身体需求。在这种情况下垂钓,鱼儿咬钩的概率会加大。进入酷暑的盛夏季节,阳光直射水面,致使水温升到30℃以上时,鱼儿喜欢栖身于深水阴暗处纳凉,食欲也随之下降,在这种情况下很难钓到鱼。到了初秋季节,水温达到25℃左右时,鱼儿的活动和食欲会增强,这个时期的鱼儿也容易上钩。当冬季来临后,水温降到5℃以下时,鱼儿都潜入深水区过冬,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难钓到鱼了。
(2)气压对于垂钓的影响。气压的高低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垂钓的收获。气压较高时,水体中的含氧量增多,鱼儿在含氧量较高的水中比较活跃。反之,气压较低时,水体中的含氧量会变少,鱼儿会感到不适,活动和食欲会下降。因此,当风雨来临,或是低云闷热等低压天气下,鱼儿因水中含氧量降低而无心摄食,一般会浮游到中上层水域,或是停留在水草间栖息。到了秋季,秋高气爽的天气下,鱼儿的活动量和食欲量会增大,此时咬钩概率会增大。即便是在夏季无云高温的天气下,鱼儿虽然在深水阴暗处活动,垂钓者也能有不错的收获。另外,水中植物会在阳光下的照射下,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,使水中的含氧量增大。在低云闷热的夏季,水中的鱼儿会选择在气压回升后的夜里和早上觅食。当在无风的情况下垂钓时,日出前后水中的氧气量最少,鱼儿会在缺氧的情况下乱窜,从而导致水体混浊,出现泛塘现象。这个情况是十分不利于垂钓的。
(3)天气对于垂钓的影响。正常来说,在晴天的时候,夏季的午间和冬季的早晚不适合钓鱼,其他时间都比较适于垂钓。遇碰到阴雨天气,冬季的早晚不适合垂钓,其他时间都适合钓鱼。夏季阵雨过后也有利于钓鱼。反之,在大到暴雨之后以或是雾气弥漫的天气,都不利于垂钓。
(4)季节对于垂钓的影响。有经验的垂钓者都知道,春天和秋天都是垂钓的旺季,冬天则是垂钓的淡季。在春天,气温变暖,水温提升,越冬后的鱼儿会选择在中午暖和向阳的地方和深水区活动觅食,在这种情况下,可以选择在深水区钓底层鱼;初夏时节,少数鱼类处于产卵期,这个时期的鱼类对食物的摄取量增大,因此有利于垂钓;到了盛夏,太阳直射水面,水温升高,水中的饵料充足。这个季节是幼鱼发育,小鱼摄食的时期,在这种情况下,很难钓到大鱼。早晚比较有利于垂钓;到了秋天,水体上层的水温会变凉,鱼儿大多会游到水体底层,这时适合钓底层鱼。中午时分水温升高,鱼儿会游到浅水层觅食,这种情况下比较有利于垂钓。秋天天气舒适,鱼儿体肥,食量较大,大鱼容易咬钩;到了冬季,水温急降,鱼类潜入深水处休眠越冬,很少活动。尤其是在雨雪、寒潮过后,就更少有鱼类活动。反之,在暖冬的中午时分,水温回暖,此时便会有少量鱼儿游到照到阳光的深水区觅食。在冬季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比较适合垂钓。
鱼是生活在水里的生物,因此钓鱼之前首先要考虑江、河、湖或是海洋的水文特点。哪处水域的水情适合垂钓,这些需要通过垂钓者对于水情的观察中得知。只有明确水中有无鱼类、有什么鱼、鱼量的多少这些问题,才能正确地选择垂钓水域、钓点以及饵料和钓法。
水文观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,即水色、动静、气味、水温、深度和流动变化等。水文的任何变化都可以反映出水中鱼儿的活动情况。所以,在垂钓之前观察水情尤为重要。这也是垂钓进行前的第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。首先要观察水体的颜色。水体颜色是指水的颜色和浑浊程度,水体应该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。但是水体中生活着大量的浮游生物。在鱼塘中通常会投放各种饲料和肥料,时间长了便产生了溶解和悬游物质。也有受到生活污水和工厂废水的污染等原因,使得水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。
水体颜色与垂钓的关系密切。有经验的钓者能够根据水体颜色来判断鱼类的活动选择诱饵的投放。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常见的水体颜色。一,淡黄水,水体颜色呈浅黄色,透明度在30~40厘米左右。水中生长着无隔藻、黄丝草、合尾藻和金胞藻。在这种水体中的鱼儿食欲旺盛,喜爱动物诱饵;二,黄绿水,水体颜色呈黄绿色,水质为中性,透明度在20~30厘米左右。水中生长着裸藻、褐藻、绿藻等藻类。此类水体比较适合鱼儿生长。水体中的鱼儿喜爱动、喜植物诱饵;三,深绿水,水体颜色呈深绿色。水质较肥,水中透明度在10厘米左右。水中生长着绿藻、小球藻等。在这种水域,无风以及低温的阴雨天气时,鱼儿会因为缺氧而到水面呼吸,因此这时不适合垂钓。反之,气温在20℃左右时,水体中的鱼儿食欲旺盛,这时可以考虑进行垂钓;四,淡褐水,水体颜色呈淡褐色,水中透明度在20厘米左右。水中生长着褐藻、甲藻和绿藻等。正常情况下,这种水中的鱼儿食欲旺盛,喜爱植物诱饵; 五,深褐水,水体颜色呈深褐色。水中透明度不到10厘米。水中生长着甲藻、褐藻等藻类,同时还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和腐殖质物质。在这种水域,每逢阴雨天,鱼儿会因为缺氧而浮至水面吸氧,此时不宜垂钓。反之,在风和日丽的天气,水体中鱼儿食欲旺盛,喜食植物诱饵,利于垂钓。也有些深褐色水体是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,水体中的鱼儿不吃食,有些甚至会中毒死亡,在这种水域禁止垂钓;六,铜绿水,水体颜色呈铜绿色。水体中鱼腥藻、念珠藻等藻类大量繁殖,使水质变得混浊。此种情况多出现在夏季。遭遇异常天气,造成藻类死亡,死亡后在水中分解时会消耗水中氧气,并产生有毒物质,从而影响鱼类生长,甚至中毒死亡。故此时不适宜垂钓。当水体颜色转为微蓝色,透明度变高时,表示水体中的蓝藻减少,藻类在光合作用下会产生氧气。此时鱼儿食欲旺盛,垂钓效果不错。
下面解释一下肥水和瘦水的区别。瘦水是指清澈的水域,水中的透明度可达1米以上。这种水域中基本不存在藻类和浮游生物。因而此类水域中也很少有鱼类,不适宜垂钓;肥水是指水体颜色呈深绿色、黄色、褐色或草蓝色的水域。水中的透明度在20~30厘米,浮游生物较多,水体中含氧量充足。这种水域中的鱼类食欲旺盛,咬钩率较高。一般情况下,自然水域没有这种肥水,多为鱼池中施肥培殖所得。遇阴雨天时,藻类容易死亡,分解会使肥水变质。造成水中缺氧,鱼儿食欲下降,不宜垂钓。
浑水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、水色为黄褐色的水体。水中透明度在5厘米以内。大多是因为暴雨过后,大量泥沙冲入河流所造成的。浑水除受污染外,一般情况下水中的含氧较为丰富,食物较多。但因泥沙过多,会造成鱼类呼吸困难。只有凶猛肉食性的鲇鱼和类似沙鳢等小鱼吃食活跃。因此,在浑水中很难钓到鲫鱼、鲤鱼、青鱼和草鱼等鱼类。
污染水是指受到工业废水或生活废水污染的水域。一般情况下,水体颜色呈黑色、棕褐色,也有深蓝色、红色的,少数水色甚清,但异味刺鼻。这类水体中都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,水中几乎无鱼类生存。由于污染问题,因此在这种水域不能垂钓。
除此之外,水体的浑浊度与水情也有很大的关系。一般来说,浑浊度适中的水域,鱼儿都比较活跃,摄食量增大。我们把水体的浑浊度分成11个标准级别,清水为0级别,浑浊的泥浆水为10级别。这样看来4~6级别之间的水体浑浊程度比较适合垂钓,水体浑浊度适中适合鱼类生存。这样的水域非常适宜选作钓点,进行垂钓。
一般情况下,经常有人钓鱼的地点,鱼儿的警惕性较强,识别诱饵的经验比较丰富。因此在这里钓鱼时应选择较隐蔽的地点进行垂钓。例如,隐蔽的水草边,鱼看不到人影和钓竿。
反之,在荒僻遥远的水塘,前去钓鱼的人不多,鱼儿缺乏自保经验,比较容易上钩。要注意的是在偏僻水塘钓鱼要做好充分的安全防范措施,尽量结伴而行,以免发生危险。
杂物顺流而下,在下风口的水域鱼类食物丰富,因此下风口是鱼儿密集的地点,上钩概率变大,适宜垂钓。
下水口处,雨水和沟水都会流入池塘,属于食物聚集之处,鱼儿也喜欢在这里聚拢。
综上所述,这类地方鱼上钩的概率大,可以选择作为钓点。
根据鱼儿的藏身地点选择钓点。例如,石洞、水草堆、石头旁、木头、树根旁边等地都是鱼儿聚集藏身的地点,皆可择作钓点。
碰到各种条件都具备作为钓点,若是水草或藻类植物太多,不易下钩。可以用竹竿等工具拨开一些水草。反之,如遇到过于空旷的水域,可在水面上特意放些水草,起到隐蔽作用。具体的做法要视钓点实际的情况而定。
鱼在水下到处移动,主要是为了找到充分的食物来源,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。另外,鱼类属于变温动物,它们的体温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。不同季节会对水温产生明显的影响,水温变化会影响鱼类的活动。
综上所述,我们了解到鱼类在不同季节,根据水温的变化,会有不同的活动范围。即使在一天中,它们的活动区域也会因为水温的变化而发生改变。因而食物和水温的变化是影响鱼类活动的主要因素。除此以外,人类也对鱼类活动产生干扰。在有些水域旅游人群密集,或是垂钓者较多。生活在这种水中的鱼类,会变得异常警觉,上钩的概率会大大降低。
鱼类的摄食同样受到天气的影响。例如,天气闷热、气压偏低时,鱼儿会出现厌食现象,体型较大的鱼类会躲在水底不动。而当水温较低时,鱼类的代谢功能变慢,也会出现拒食现象。只有水温适宜、含氧量充足时,鱼类才会善于活动,主动觅食。这时咬钩率将成倍提高。
另外,鱼类还有一种特殊的生活习性——洄游现象。他们通过这种活动来摄取生存过程中各种需要。洄游现象同时可以保障种群的繁衍生息。总体而言,鱼类的洄游现象分为四种,索饵洄游、趋暖洄游、生殖洄游和越冬洄游。鱼儿的洄游对于垂钓也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影响,经常钓鱼的人不难发现。每到春季,河流中的鲫鱼、鲤鱼、鲇鱼等都会从深水区游到浅水区繁殖。而到了夏天大雨过后,水中的鲤鱼也会游到上游水域的进水口进行觅食。秋高气爽的时节,鱼群便会从浅水区游到深水区准备过冬。这些现象都是鱼类洄游的表现。
第一,到野外进行垂钓,最好约上三五好友结伴同行,可以互相照应。
第二,户外垂钓时,要注意饮食健康。忌饮生冷或不干净的水。在垂钓的过程中不可饮酒,防止酒后失足掉入水中。
第三,选择钓点,要避免钓点周边出现高压线等危险设施。当遇到暴风雨等恶劣天气时,不可贪钓。在野外避雨时,忌在大树下或是高坡上,以防雷击。
第四,患有疾病的垂钓者,外出垂钓时一定要带上急救的药品。另外还要注意垂钓的时间不宜过长,避免疲惫。
第五,在垂钓的过程中,垂钓者每隔一到两个小时应起身做一些放松运动,减轻身体和眼睛的过度疲劳。
第六,钓点要选择安全的地方,谨防落水。
第七,野外垂钓要做好防护,防止蚊虫和动物的咬伤,带上必备的药品,在遇到意外时要做紧急处置。
第八,要爱护自然环境,不可将杂物丢弃在野外。将钓上来的小鱼扔回水里,切忌丢在钓点周边引起腐败发臭。
第九,爱护钓点周边的农作物,不可与周边的人群发生争执。
第十,夜钓时,注意保暖,多带衣物,并带好必要的照明工具。